扶貧戰“疫”!中航供應鏈千里護運航空口罩機安家貴州紫云
3月31日凌晨4點,兩臺“1出2型”高端全自動口罩機不遠千里,輾轉2200多公里運抵航空工業定點扶貧縣——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
在這場千里護運中,中航供應鏈旗下中航臨港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全面承擔起了設備運輸及安裝調試任務,保障了航空品質口罩機順利安家紫云,以專業優質的服務助力當地扶貧攻堅與疫情防控工作再上新臺階。
響應求援 專業力量扶貧戰“疫”
在全國人民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航空人因時應勢,響應號召,緊急轉產,全力投入到全自動口罩機、壓條機的研發生產中來。
航空工業制造院作為口罩機研產線上的牽頭抓總單位,迅速響應,動員7家下屬單位,組建600多人的設計研發團隊,24小時3班輪轉不間斷工作,僅用3天完成三維整機數字模型和制造圖紙設計,提前6天完成首臺樣機研制。
按照航空工業整體部署,由制造院生產的24臺口罩機中的17、18兩臺將交付航空工業定點扶貧縣、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將防疫物資生產與扶貧攻堅有機結合、同步落實。然而,口罩機已成功研制并下線,但如何順利運抵貧困山區并投產?口罩機的安全運輸及安裝調試成為一大難題。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航空工業定點扶貧貴州現場指揮部總指揮,航空工業貴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飛想到了貴飛公司的“老朋友”——中航供應鏈。作為一家旨在為航空工業等高端制造業企業提供采購、運輸、倉儲配送、轉包生產、設備采購、工程能力提升、自動化裝配等供應鏈集成服務的專業公司,中航供應鏈在特種運輸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為此,航空工業定點扶貧貴州現場指揮部向中航供應鏈緊急求援。中航供應鏈方面了解情況后,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由旗下專業從事特種運輸服務的物流公司——中航臨港公司負責設備運輸。而恰好貴飛公司與中航臨港在設備整體維護維修托管經營項目(3PM)上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目前雙方正就該項目進行深入洽談??谡謾C的安裝調試正屬于設備維護維修服務范疇,無疑中航臨港將是完成此項任務的不二之選。
于是,中航臨港馬上選派精干力量,全面承擔起口罩機的設備運輸及安裝調試工作,成功化解了交付難題。
航空品質 設備調試精益求精
為保證設備安裝調試能夠順利進行,中航臨港項目團隊人員逆行赴京,第一時間抵達航空工業制造院,學習口罩機的安裝調試技術。
此前,中航臨港的項目團隊從未接觸過口罩機相關的運輸和安裝調試工作,但在制造院技術人員的耐心講解下,大家很快就掌握了口罩機的技術要點和要求。但理論總是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為了徹底掌握相關技術,技術團隊和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裝備中心的師傅們一起完成了兩臺口罩機的總裝和調試工作。
由于缺乏實戰經驗,本以為會很順利的調試工作才剛亮相,就被生產口罩的三層原材料難住。生產口罩所用的無紡布材料和超細聚丙烯纖維熔噴材料連續36小時都無法安裝到準確位置,這樣生產出的口罩包邊不牢固,肯定無法達到質量要求。
但雙方的技術人員,憑借航空人那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精益求精的追求,吃住在廠房,直到原材料可以準確安裝在設備上才罷休。隨后,雙方又共同解決了鼻梁條裁剪不均勻、口罩耳帶焊接不牢固等種種問題。在連續多天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后,終于迎來了第一次質檢環節。
然而,質檢結果卻是生產出的口罩外褶不夠清晰,要求重新調試設備。由于是非標設備,一旦調試一處,其余部分都要跟著調試,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保障航空品質就是絕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敖裢聿豁樌芡陜删聿荚鄱急禄丶?”負責調試的同志大聲說道。于是,大家再次埋頭苦干,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晚近12點,考機順利結束,口罩機終于完美達標。
星夜兼程 千里護運使命必達
時間緊急,任務緊迫,口罩機調試完成后,中航臨港的工作人員一刻都不敢耽誤,第一時間完成設備拆卸裝箱等一系列工作,3月27日設備火速啟程、發往貴州。
東起首都北京,西至貴州山區,全程逾2200公里,翻秦嶺,渡長江,這一路行程的艱難不言而喻。加之正值疫情時期,各地區間防疫物資的運輸調度導致道路異常擁堵,一臺17米長車的通行難度更是可想而知。兩名運輸司機干脆兩班倒,星夜兼程,不辭辛苦。終于在31日凌晨4點,將設備順利運抵目的地。
但工作人員還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卸貨安裝工作隨即展開。
盡管凌晨4點的紫云縣還是一片漆黑,但中航臨港工作人員的工作卻并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由于口罩車間在廠區三樓,吊裝難度陡然上升,經過了近5個小時的努力,上午9點,設備全部才全部吊裝到位。
紫云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翁志江,航空工業貴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飛等領導共同見證了這讓人激動的一刻,并對中港臨港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上午11點,設備轉移至安裝位置,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正式開始。兩條生產線從基礎安裝到設備對中、氣路、電路檢查、連接。一項項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繁瑣。工人師傅們一遍又一遍反復調整測試,直到晚上8點,兩臺生產線終于全部安裝到位,電路氣路也全部連接完畢。
目前,設備已在紫云縣新“家”全部調試完畢,進入試生產階段。據悉,該型口罩機每臺每分鐘能生產100到120只口罩,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天可產出40萬只口罩。
看著一個個干凈整潔的口罩,從飽含著航空人智慧、力量與愛心的全自動口罩機的傳送帶中生產出來,每一位參與者的內心都充滿了激動和感慨。
在疫情尚未結束,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中航臨港項目團隊成員輾轉上海、北京、貴州三地,充分發揚不懼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爭分奪秒搶時間,精誠服務保品質,用10余天的時間完成了通常狀態下需1個月左右完成的任務,得到了航空工業定點扶貧貴州現場指揮部的高度評價。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中航供應鏈正以自身專業高效的優質服務,為航空工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新聞中心